- 全國最新違章記錄
公交電動化應成為普世科技時間:2014-01-26 09:42:20 瀏覽:2004次 |
上週,作為兩會代表的科技部部長萬鋼在開完小組會後乘坐比亞迪的e6電動車離開會場,由新華社記者拍攝的這張圖片,成為報道兩會的媒體熱議公交電動化的標誌性圖片。萬鋼部長解釋了新能源汽車為何公交使用多,個人使用少的問題——因為政府是按照公交優先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2009年開始補貼新能源汽車就是從公交領域,比如公共汽車、出租車,再比如各類公務車。事實上,目前唯一在同時量產這三類純電動車的車企是比亞迪——K9電動大巴,e6出租車以及萬鋼部長乘坐的e6公務車。在北京、上海、廣州的霧霾灰霾天氣成為舉國之痛的情況下,順應政府戰略規劃,加快推動公交電動化顯然是汽車產業的責任。 無獨有偶,最近我注意到比亞迪恰好提出了“普世科技”的概念,無論是此前深圳市委書記王榮,還是此次科技部部長萬鋼,親身乘坐e6電動車正是為了以身作則,推動地區和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無論是對一個城市還是對一個國家,公交的電動化正是需要普及的科技,比亞迪普世科技這個概念的提出正逢其時。從企業的角度看,普世科技不是昂貴的、不切實際的科技,是立足於用戶需求、關注用戶體驗的實用科技。對國家而言,普世科技是那種當下企業可以大規模生產,而又能滿足民生需求的技術。北京曾經以LNG公交車全球第一自豪,廣州也曾經力推LPG公交,但無論是LNG還是LPG公交車,都仍然解決不了霧霾問題,這兩個城市的霧霾、灰霾仍然嚴重。此次兩會上有代表透露北京市、科技部、環保部正聯手製定“首都藍天行動計劃”,要“篩選全世界範圍各種先進技術和成功,希望能用於北京的汙染防治”。北京市、廣州都不用捨近求遠,僅就公共交通方面,比亞迪已經投放的電動出租車目前單車平均行駛里程已經達到27萬公里,K9電動大巴單車平均行駛里程也已經達到11萬公里,這樣的行駛數據難道還不足以證明電動車技術的可靠性嗎?去年至今,包括倫敦的出租車公司、美國的赫茲租車公司以及全球其他國家都在訂購比亞迪的電動車,難道這還不足以證明我們的本土企業已經在電動車公共交通領域掌握了世界範圍的先進科技嗎? 公交車電動車技術要化身普世科技,成為各大城市公交車、出租車、公務車的首選,必須落實到行動上。只有規模經濟才能形成電動車等新能源動力科技向私人用車市場的普及。在一些媒體的報道中,仍然在提“需要充電樁”的建設,事實上,比亞迪已經研發了雙向可逆充放電技術,有插座就能充電,無需再投資昂貴的充電樁,我相信萬鋼部長一定知道,他所乘坐的e6是不需要到北京市前幾年建設的那些充電站充電的。公交電動化最需要的不是技術突破,是兩會代表們的科技知識的突破,是各地政府管理者在權衡地區利益和公眾利益方面的觀念突破。去年中共中央黨校的校區內建設了專門的新能源汽車展示區,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在那裡展示了自己的科技產品,目的就是要向高級領導普及新能源汽車的知識,十八大之後習總書記要求全黨加強學習,對新能源技術的學習也應是其中應有之義。 我很喜歡的一首老歌裡有這樣一句——“科技之行也,天下為公”。在霧霾當道,公眾和政府對空氣汙染出現集體憂慮的情況下,公交電動要實現普世化,應首先在兩會這個參政議政的場合破除所有制、部門利益、地區保護主義壁壘,讓本土的現實科技,真正惠及民生。萬鋼部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按照各地的規劃,3月底電動車保有量將達到39000輛,比亞迪2013年計劃的電動車產銷量是8000輛,這是2012年的3倍,和其他車企相比,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是獨佔鰲頭,但和比亞迪在售車型相比,這仍然只是星星之火。但即使如此,比亞迪僅2013年的計劃銷量也佔到了科技部統計口徑下“預計”全國電動車存量的20%以上。按照去年國家的規劃,201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的動力的新能源車保有量要達到50萬輛,即使我們只考慮公交車,這個量也並不大,但如果我們考慮到目前的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產銷量,50萬輛顯然是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也許比亞迪等真正在進行科技普及的車企會讓50萬輛這個目標更可信。比如即將上市的“秦”針對的是私人用戶,即使不考慮這款車的節油環保特徵,這款車即使和合資品牌同級別汽油車相比,動力性能也高出一籌。再比如在下個月的上海車展上,比亞迪將推出綠混技術,它將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部分技術成果整合應用於內燃機車型,推動了內燃機車型的節能減排,將整車百公里油耗降低1L以上,並實現了整車無鉛化。在公交電動化方面,2012年比亞迪提出的“零元購車零成本零排放”解決方案也主要針對出租車和公交大巴市場的新能源推廣,這與政府從公共交通的角度著手改進城市空氣質量的戰略方向一致,比亞迪為公交電動化變成普世科技開闢了一條現實可行的道路——眼下的問題是各地GDP考核的方式,阻礙比亞迪的K9電動車進入除深圳等地以外的公交車市場,比亞迪正透過在當地建設組裝廠等方式規避這種問題,但這顯然會降低公交電動化的推廣效率。對有些地方的政府而言,“普世GDP”的概念比“普世科技”更重要,這也是“喂人民服霧”的根本原因所在。 新一屆政府誕生在即,我期待新一屆政府能夠加速在公共汽車、出租車、高級公務用車等領域推廣電動車,破除部門利益、地區GDP壁壘,用外資、合資品牌交的稅,反哺自主新能源研發,補貼新能源使用者,將新能源科技普世化,甩掉“喂人民服霧”的惡名,早日實現科技”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目的。 |